黑龍江省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_中國發一包養經驗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33143e4dcb4.63533262.

  一、2014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

  據快報統計,2014年全省公共財政收入1301億元,增長1.8%,為年初預算的93.5%,主要是受經濟增長放緩和結構性減稅降費力度較大等因素影響;公共財政支出3434.2億元,增長1.9%,為年初預算的115.1%。全年共爭取國家各類轉移支付資金2232.6億元,同比增加100.3億元。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全省基金預算收入477.8億元,下降14.4%;基金預算支出455.5億元,下降25.4%。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億元,增長91.6%;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9億元,增長60.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公共財政收入329.9億元,增長4.2%;公共財政支出726.8億元,下降7.4%。公共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基金預算收入105.7億元,下降1.4%;基金預算支出61.8億元,下降41.8包養網%。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4億元,增長2.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4億元,下降23.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執行是平衡的。

  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包養、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各級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人大有關決議,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緊緊圍繞“五大規劃”發展戰略,落實積極財政政策,著力穩增長促轉型,著力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深化財政改革,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在預算執行中,突出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圍繞落實國務院促進經濟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支持經濟發展的逆周期調節作用,以推動“五大規劃”實施和十大重點產業建設為重點,整合財政資金,集中力量投放,解決突出問題,形成發展能力,促進全省經濟平穩發展。一是支持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比較優勢,突出選擇性,省財政投入產業資金27.1億元,支持構建以十大重點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體系。通過貸款貼息、融資獎勵和股權投資等方式,推動哈爾濱華南城、伊春鉬礦、雞西石墨等128個重點項目建設;通過貸款貼息支持增加生產、新增規模戶企業新增流動資金貸款199億元,22戶企業綠色食品營包養網比較銷渠道進一步拓展,黑龍江綠色食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在香港、北京等地開辦79家綠色食品旗艦店,全國獨立品牌連鎖店達1200家;對外經貿合作全面升級,對俄口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助推文化企業發展,推動旅游文化時尚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省財政投入10.7億元,吸引省內外風險投資機構等社會資本9億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2014年申請專利9163件,同比增長13.5%;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發實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加快,重點領域國內首(臺)套產品達15;整合資源技術推動中小型燃氣輪機、機器人產業落戶我省,促進包養網車馬費高新技術在省內快速釋放產業發展潛力;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對企業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得實惠14.7億元。三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籌集資金77億元,支持哈齊鐵路、哈佳鐵路、哈牡鐵路和中俄同江鐵路大橋建設,哈齊鐵路已完成工程量的98%,2015年有望實現試運行,哈佳鐵路全線征地拆遷完成96%,哈牡鐵路隧道、橋梁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中俄同江鐵路大橋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包養網。籌集資金15億元,支持重點公路交通項目建設,密山至興凱湖高速公路項目路基全部完成,橋梁完成70%,預計2015年主線通車。投入水利重點項目建設資金132億元,三江干流應急項目動拆遷工程已全部完工,應急主體工程完成80%,病險水庫除險加固49座,灌區內農田整治152萬畝,150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四是落實減免企業稅費政策。按照國家總體部署,落實營改增擴圍、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企業年金延期納稅、小微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等政策,為企業減稅讓利29.2億元。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和暫停征收防洪保安費、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收費、價格調節基金等2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包養,減少涉企收費和基金22.5億元。五是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投入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資金25.1億元,吸引社會投資41.4億元。針對四煤城區級財政運行困難實際,制定《關于建立和完善四煤城區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意見》,省財政投入5億元,保障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包養網VIP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六是支持生態建設。投入103.4億元,落實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和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政策,全省森林面積、總蓄積和森林覆蓋率實現“三增長”,森林面積達到857.1萬公頃,總蓄積達到8.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5%,支持退耕還林335萬畝、地方公益林保護5500萬畝。

  (二)落實惠民各項政策,促進民生改善、社會和諧。圍繞省委加快民生改善、辦好民生實事的總體部署,積極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2014年全省財政用于民生支出2011.7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58.6%。一是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投入就業專項資金38.2億元、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3.3億元,落實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稅收政策,2014年全省新增就業7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47%。二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高全省402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月人均調增224元,增幅達到13.4%,繼續居全國首位。投入67.2億元,將城市低保標準由月人均388元提高到440元,財政補助水平由月人均282元提高到297元;農村低保標準由年人均2237元提高到2700元,財政補助水平由年人均1483元提高到1627元,共惠及城鄉低保對象251。投入5.包養網5億元,將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年人均3648元提高到540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年人均2644元提高到3800元,保障全省13.7萬名五保供養對象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10.2萬名在企業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生活補助標準,每月提高2包養站長00元。投入2.3億元,完善臨時救助政策,保障10.1萬名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性、突發性困難得到及時救助。將1.4萬名建國前老工人一次性撫恤金標準,由原來的1.05萬元,提高到本人生前上一年度基本養老金總額。加大民辦非營利養老服務機構扶持力度,一次性建設補貼提高到每張床位2000元,運營補貼提高到每月每張床位100元,全省新增機構養老床位1.2萬張,城鄉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5.5萬張。支持殘疾人康復,推動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3000例殘疾兒童獲搶救性康復。安排資金21.5億元,對機關企事業離退休人員、城鄉低保等低收入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繼續對一線環衛工人和交警發放冬季午餐補助。受森工停止商業采伐、煤炭量價齊跌影響,煤城和森工新包養網出現的6.6萬余名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城鄉低保或臨時救助范圍。三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投入19.5億元,將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分別提高到年生均1060元、860元,將城市中小學公用經費分別提高到年生均790元、590元,特殊教育學生提高到年生均400包養網0元。投入18.5億元,完成235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校小火爐改造任務。投入65.1億元,將省屬高校和職業教育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分別提高900元和1200元,省屬高校生均達到1.35萬元,職業教育生均達到1萬元。投入3.3億元,支持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8萬名鄉、村教師,分別按年人均2400元和3000元給予生活補助。擴大農村義務教育省級“特崗計劃”實施范圍,新增省級特崗教師1149人。投入13.8億元,資助了72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四是促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投入69億元,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保障全省1530.6萬參合農民、667萬城鎮參保居民及時享受醫療保障,城鎮參保居民政策內醫藥報銷比例達到70%,新農合參合農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包養行情投入8.5億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補助標準由30元提高到35元。投入1.8億元,開展17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200套鄉鎮衛生院周轉房和400個村衛生室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投入12.8億元,落實城鄉醫療救助政策,救助城鄉困難群眾326.6萬人次。五是促進文化事業發展。投入1.8億元,支持全省公共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投入2.4億元,支持全省1433個中心村文化廣場建設及設備購置,改善580個邊境鄉鎮、農林場等文化服務點設施條件。投入1.4億元,支持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和20個包養甜心網地面電視發射臺數字化升包養級改造,推進廣播電視直播“戶戶通”工程。六是支持建設良好人居環境。投入76.8億元,支持各類保障房建設,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萬套,新開工16.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22萬戶。搭建省級棚戶區改造融資平臺,承貸全省棚戶區改造貸款500億元,緩解棚戶區改造資金緊張狀況,2014年已核準貸款109.7億元。投入9.6億元,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力度,淘汰黃標車20.8萬輛、拆除小鍋爐3190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支持齊齊哈爾市啟動實施第二批國家級節能減排財政綜合示范工作,40個重點項目已順利實施。投入16.7帶動75億元社會資金投入,完成對2459萬平方米的老舊住宅實施節能改造,年節約標煤57萬噸,受益群眾達到50萬戶。支持供水廠升級改造、新技術示范和重點供水管網改造等35個項目建設,新增日供水能力40萬噸,改造供水管網132.5公里。支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投入21.8包養網評價億元,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加大政法經費保障力度,支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平安龍江”建設。投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7.8億元,1073個中心村建設公益事業項目1197個,新建自來水管道1200公里,硬化路面1070公里,支持16個中心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農民自主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逐步調動起來。

  (三)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更好更快發展。圍繞貫徹“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任務,整合用好涉農資金,進一步增強財政投入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出臺《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涉農整合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編制涉農資金整合三年規劃,全年共整合涉農資金330.1億元。一是支持農業和畜牧業加快發展。投入73.6億元,建設732.5萬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209萬畝。投入5.7億元,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4萬棟、小型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車間93個,全省水稻育秧大棚達到89.2萬棟,水稻智能催芽車間達到1116個,水稻智能催芽基本實現全覆蓋。投入19.8億元,支持新建農機合作社245個,為已建成農機合作社補充播種機179臺、水稻收獲機817臺、高稈作物噴霧機械1742臺,農民散戶購置農機具1.98萬臺套,全省田間綜合作業機械化短期包養程度預計達到93.5%。發放糧食補貼資金125.1億元,畝均補貼70元,享受補貼農戶達481.2萬戶,農民人均增收608元。發放良種補貼資金18.4億元,補貼面積16641萬畝,良種覆蓋率繼續穩定在98%以上。以“兩牛一豬”為重點,投入7.3億元,引導社會資金投入58.2億元,新建137個存欄1200頭規模標準化奶牛場,新增奶牛5.7萬頭,新增優質原料奶72萬噸。二是支持農業金融發展。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在全國率先建立財政補貼資金質押放大貸款機制,對1321戶種糧大戶(合作社)和10.97萬農戶發放糧食補貼質押及組合貸款72.8億元,緩解備春耕生產資金緊張,提高種糧大戶生產投入能力。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轉制,撥付保費補貼7.5億元,種植業承保玉米等四大品種5754萬畝,養殖業承保能繁母豬等兩個品種46.9萬頭,保險公司為52.2萬農戶理賠7.8億元。實施財政獎補政策,對121戶縣域金融機構獎勵1.1億元,激勵省內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長77.9億元,增幅達32%。對18戶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補助4265萬元,拉動貸款發放33.4億元,同比增長66%。三是支持糧食倉儲能力建設。投入46.4億元,其中吸引社會投資2包養留言板0.3億元,新增糧食倉儲能力279億斤、烘干能力69億斤。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配置售糧信息公開顯示系統,實現了農民賣糧明白、放心。

  (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依法理財水平。根據國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加強財政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2014年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匯總“三公”經費預算等信息全部對外公開,除涉密部門外的112個省直部門公開部門預算,市縣全部實現預算信息公開。除涉密部門外,省本級所有公開2013年部門預算的單位,都公開了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哈爾濱等4個市本級和40個縣(市、區)公開了2013年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賦予農墾共青管委會、方正和沾河國有重點林區管委會、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財稅職能,釋放發展活力。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兩年以上結轉結余資金收回預算,統籌用于重點急需支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將省直預算部門年度預算中3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納入績效管理;啟動2014年省級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試點。研究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二是深包養網dcard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覆蓋范圍,省直1474個預算單位和市縣13980個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覆蓋面達97.2%,覆蓋全省財政資金66%,全省1.4萬個預算單位實行了公務卡制度改革,公務卡消費金額5.7億元;實施省本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試點,財政資金安全性和撥付效率進一步提高。組織實施行政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完成2013年度省本級政府權責發生制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積極推進市縣預算支出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建設。三是推進稅制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電信業納入試點范圍。推進煤炭資源稅改革,從2014年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按2%稅率從價計征。四是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制定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印發了《黑龍江省政府購買服務的指導目錄》,將屬于政府事務性管理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并選擇部分省直單位和市縣開展試點。深化國企改革。撥付資金34.5億元,支持完成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啟動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和四煤城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推進龍煤集團改革,供水、供熱等辦社會職能逐步移交地方政府。

  (五)強化財政監督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圍繞嚴肅財經紀律,整頓財經秩序,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向規范管理要效益。一是嚴格財政財務管理。堅持支持標準,省財政減少不符合支持標準的專項資金支出27億元。嚴格財務管理,健全會議費、差旅費、因公臨時出國經費、培訓費等公務支出管理制度體系,控制機關運行經費甜心花園,全省壓縮“三公”經費5.8億元。加強財政投資評審,節約財政資金4.9億元,審減率達20%。加強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省本級完成政府采購金額206.7億元,同比增長33.6%,節約資金15.7億元。二是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全省清理超標公務用車2360輛,有30處資產通過出讓、租賃等方式,配置到養老、健康等服務產業領域開展會計信息質量專項檢查,發現信息失真、會計處理不規范以及違反財經紀律問題資金11.1億元,按規定進行糾正和處理。三是加強國庫資金和財政專戶監管。對各市縣國庫資金占用和財政專戶進行清理整頓,對擠占挪用財政資金、虛列財政支出、違規借出國庫資金等違規違紀問題金額348億元,進行糾正處理,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處理糾正違規專戶(賬戶)376個,大力壓縮財政暫付款規模,全省壓縮6.9%,其中省本級壓縮43.7%。

  認真研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涉及財政方面的154件建議提案全部答復,并得到代表委員的認可。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關于落實支持“五大規劃”財政政策、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等決議,已通過完善政策、整合資金、調優結構、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等措施認真予以落實。

  上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人大的有力監督,得益于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級財稅部門服務大局、履職盡責,依法理財水平不斷提高。客觀地看,在財政改革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勤儉節約過緊日子思想仍需強化;嚴格支持標準形成生產能力不夠,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仍需提升;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坐收坐支等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加以解決。

  二、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及財政政策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務的重要一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隨著國家支持東北老工包養業基地各項政策的落實,我省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十大重點產業,狠抓改革攻堅,努力釋放發展潛力,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堅實基礎。但受經濟下行影響,原油價格和產量雙雙下降,按每桶原油75美元計算,預計減少我省公共財政收入56億元左右;營改增范圍進一步擴大,預計減少我省公共財政收入30億元左右;落實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取消部分行政性收費和降低收費標準等,財政增收面臨挑戰。落包養甜心網實調整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民生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償還到期地方政府性債務等,財政增支壓力進一步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2015年全省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新修訂的預算法,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實施“五大規劃”,建設十大重點產業,有效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挖掘收入潛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嚴肅財經紀律,健全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包養俱樂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2015年全省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收入預算編制方面。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原則,公共財政收入預算與國民經濟發展和各項財稅政策相銜接,既要客觀,又要積極;二是堅持挖掘潛力、從嚴管理原則,充分挖掘收入增長潛力,加強稅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防止寅吃卯糧、收過頭稅。支出預算編制方面。在財政支出方向上,一是堅持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原則,財政資金優先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政策,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二是堅持形成生產力原則,貫徹促進經濟穩增長65條政策措施,支持產業項目建設,盡快形成現實生產力;三是堅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原則,加大重點流域堤防及農田水利工程、鐵路、機場等投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增長。財政支出方式上,一要堅持嚴格支持標準原則,按形成生產能力、形成機制確定支持項目,財政投入要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二要堅持集約節約原則,整合資源集約使用,充分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整合資金集中使用,把錢用在刀刃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勤儉節約花好每一分錢;三要堅持加強監管原則,明確各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單位、各部門財政支出監管責任,做到資金分配、問效、監管責權統一,加大問責力度,嚴肅財經紀律。2015年全省公共財政收入預計1301億元,與上年持平;公共財政支出包養網安排3100億元,增長3.9%。加減中央結算項目后,公共財政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全省基金預算收入預計392.3億元,下降8.2%;基金預算支出安排391.3億元,下降14%。基金預算收支結余1億元。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2.1億元,增長111.7%;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2.1億元,增長12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是平衡的。

  省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情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262.4億元,下降20.4%。其中,增值稅51.7億元,下降32.5%;營業稅59.1億元,下降12%;企業所得稅14億元,增長5.6%;資源稅59.4億元,下降37.6%;城鎮土地使用稅15.5包養網評價億元,增長2.2%;土地增值稅11.1億元,下降25.7%;非稅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