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讓老百姓在“綠山包”里“鼓腰包”_中08靠設計視覺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9bb1e1600680.80489718.

十九大報告提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美麗’提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五個關鍵詞,強化了綠色發展的分量。”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蔣建清說,十九大AR擴增實境報告為學參展校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

作為一所以林業起家的百年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緊緊抓住“雙一流”建設歷史機遇,以優勢學科群建設為主抓手,把“美麗中國”建設的重任扛展覽策劃在肩上,落實在腳下。

點綠成金

林木良種是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基石。然而,林木育種周期較長,良種生產和供應的不足,嚴重制約人工林的發展速度。啟動儀式為解決這一難題,舞臺背板林學院教授施季森團隊以雜交鵝掌楸為代表性樹種,開展細胞工程種苗大型公仔繁育技術的攻關。經過20年攻關,施季森玖陽視覺負責的細胞工程技術徹底改變了雜交鵝掌楸種苗繁育的傳統方式和效率,從種子獲得到成苗造林的時間,由原先2至3年縮短為3至4記者會個月,產出效率提高AR擴增實境100倍以上。該項技術還成包裝設計功運用到杉木、馬攤位設計尾松、濕加松等多種重要樹種上,生產的苗木在各地的速生豐產道具製作林建設和城市互動裝置參展綠化中得到廣泛應用。

“用現代生物科技這把金鑰匙,開啟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轉化器,讓老百姓在‘綠了山包’的同時‘鼓了腰包’。”施季森說。

綠色智造

“只有天更藍、水更清、人更健康,中國才能更美麗。”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黃超伯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科技創新的時代聲音,又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南京林業大學生物基高分子功能材料實驗室,一張神奇的“薄膜”頗為引人注目。黃超伯介紹,這張“薄膜”既能應用于藥片的奇藝果影像防偽,又能幫助癌癥病人抑制術后癌細胞沿腹膜擴散,全息投影還能凈化空氣,其油水分離優勢還可以應用于城市河道的整治。這是黃超伯團隊將自身的藥學研究經典大圖背景和林產化工學科交叉“嫁接”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AR擴增實境

“十九大報告為綠色展覽策劃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是對林業VR虛擬實境研究者提出的新要求。”黃超伯說,團隊將通過科技創新,將更多新科技場地佈置轉化展覽策劃為生態健康的日用品。

互動裝置綠色理念

走在江蘇徐州的小南湖風景區,翠屏北眺、碧水相依的生態格局盡收眼底。難以想象,幾年場地佈置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舊貌換沈浸式體驗新顏,源于南京林業大學校長、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王浩及其科研團隊的出謀劃策。王浩說,近些年,風景園林學科的相關研究成果不斷應用于全國20多個省市的生態園林城市規展場設計劃和建設中,為60余個城市改善了品質形象。

綠色,是時代發展的底色,也是南林的開幕活動特色。自2013年以來,學校每年組織100余支研究生實踐團隊,深入城鄉傳播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理念;同時通過水杉大學生創業園、畢業設計展等方式孕育“綠色成果”,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深植于心、力踐于行。

(本報記者 鄭活動佈置晉鳴 攤位設計本報通訊員 方彥蘅)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