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譯作重版梳考–文史–找九宮格共享空間中國作家網

要害詞:版本學 郭沫若

摘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翻譯的《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浮士德》《華倫斯坦》等11部德語作品獲得了體系性重版。經由過程這些德語譯作的重版,郭沫若強化了重生國民平易近主國度平易近族精力建構的標的目的和途徑,并且經由過程對舊有譯文的字、詞、句等方面停止的修正及過度強化,表白了他重建新中國文明次序和停止平易近族文明回復的自發認識。別的,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譯文重版時出書機構的變革,不只充足反應了他浪漫性格中好漢主義時期主題的延續,也完成了他自我新型文明心思的轉型。

郭沫若翻譯本國作品的運動重要集中于新中國成立前,但部門譯作的出書卻一向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后。特殊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十年里,他的德語系列譯作被國民文學出書社、上海新文藝出書社、上海商務印書館等新中國出書機構屢次重版刊行,構成了很是奇特的文明景象。本文擬在梳理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重版譯作篇目及出書機構、版次等基礎史料的基本上,對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的文明心思變遷、文學敘事戰略以及文明次序重構等方面的題目停止深刻探討。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譯作重版情形及題目梳理

郭沫若從事翻譯運動的時光年夜致集中在1915至1949年。《英詩譯稿》固然是郭沫若在1969年完成的,是他最后一部譯作,但斟酌到該譯作僅僅是1969年3至5月間,郭沫若從japan(日本)學者山宮允編選的《英詩詳釋》中拔取了50首短詩停止翻譯的情形,《英詩譯稿》從創作心思機制下去講仍是郭沫若偶爾的一次翻譯運動,并未構成體系性的譯作經過歷程和大批的翻譯結果。是以,我們普通都把郭沫若的翻譯運動界定于新中國成立之前。

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雖未停止大批的翻譯實行運動,但他的譯作出書卻并未是以而中止,相反卻有諸多平易近國時代的譯作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屢次重版。據今朝可查的材料統計,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譯作重版情形依照原譯作第一版時光排序如下:

1.《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第一版于1922年4月10日上海泰東圖書局,1951年10月上海新文藝出書社新1版,1952年2月新2版,1952年7月新3版,1953年5月新4版,1954年4月上海第1次重印,1954年12月上海新1版第8次印刷,1955年5月上海新1版第9次印刷,1955年10月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版,1957年8月北京第3次印刷,1959年9月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版(平裝);

2.《魯拜集》第一版于1924年1月1日上海泰東圖書局,1958年12月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次印刷;

3.《社會組織與社會反動》第一版于1925年5月商務印書館,1951年4月上海商務印書館第共享空間1版,1951年7月第2版;

4.《浮士德》第一版于1928年2月1日上海發明社出書部,1952年1月上海新文藝出書社新1版(插圖本),1953年8月上海第1次重印(插圖本),1954年7月上海第2次重印(插圖本),1955年8月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版,1957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

5.《沫若譯詩集》第一版于1928年5月25日上海發明社出書部,1953年6月上海新文藝出書社依據建文版紙型第1次重印,1954年2月上海新文藝出書社依據建文版紙型第1次重印,1954年7月第2次重印,1954年11月上海新1版第5次印刷,1955年4月上海新1版第6次印刷,1955年8月上海新1版第7次印刷,1956年7月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版,1957年10月第2次印刷;

6.《政治經濟學批評》第一版于1931年12月上海神州國光社,上海群益出書社1950年3月第3版,1950年7月第4版,1950年10月第5版,1951年4月第6版;

7.《華倫斯太》[1]第一版于1936年9月上海生涯書店,1955年4月國民文學出書社北京第1次印刷(平裝),1955年5月第2次印刷;

8.《德意志認識形狀》第一版于1938年11月言行出書社,上海群益出書社1950年7月第3版,1950年9月第4版;

9.《赫曼與竇綠苔》第一版于1942年4月重慶文林出書社,上海新文藝出書社1952年2月新1版,1954年7月上海第1次重印,1955年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第1版,1958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1959年9月北京第3次印刷;

10.《藝術的真正的》第一版于1947年3月上海群益出書社,1950年2月滬第3版;

11.《美術考古一世紀》第一版于1948年8月上海群益出書社,1951年9月新文藝出書社新1版,1952年10月新2版。

經由過程以上統計可以發明,新中國成立后共有11部郭沫若的譯作重版刊行,約占郭沫若29部譯作的百分之四十擺佈。重版是郭沫若作品出書廣泛而主要的景象,如《女神》自1921年泰東圖書局第一版后至今,泰東圖書局、國民文學出書社等一向重版刊行。學者經由過程對《女神》各類分歧版本之間的互文性瀏覽,探討出了良多郭沫若研討上的困難,如蔡震就經由過程對“1921年的第一版本《女神》與1928年支出《沫若詩集》中《女神》詩篇的文本”[2]研討,闡釋并改正了文學史中有關《女神》形式化論述的題目。是以,對郭沫若創作作品重版情形的考核,是郭沫若研討的一個主要道路和方式。那么,郭沫若的譯作重版情形能否也是一個值得研討的課題呢?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郭沫若譯作重版最集中的一個時代。那么,郭沫若集中停止譯作重版畢竟是隨便為之,仍是有興趣而為呢?這些譯作可否成為我們窺測郭沫若在新的汗青時代文藝思惟改變和文明心態變遷等方面題目的主要視角呢?要解答這些疑問,必需先對郭沫若新中國成立初期重版譯作特色停止回納總結。

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重版的11部譯作固然翻譯時光分歧、譯作文體紛歧、重版情況多樣,可是從全體來看,仍是有必定的紀律。這重要浮現在兩個方面:

1.譯作較多著重于社會實際類型

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重版的11部譯作,重要觸及文學作品類、社會政治類、藝術實際類等三年夜種別。從汗青縱向的角度來看,經郭沫若翻譯并公然出書的譯作共29部,固然這29部譯作涵蓋文學作品類、社會政治類、藝術實際類和天然迷信類等四年夜種別,但天然迷信類譯作僅指郭沫若翻譯的英國有名學者威爾斯(H.G.Wells)的《性命之迷信》。是以,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重版譯作觸及的范疇,基礎涵蓋了他在平易近國時代所譯作品的重要種別,也是郭沫若譯作中具有典範代表性譯作結果的再現。從橫向的角度來看,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重版的11部譯作中,純潔社會實際類型的有5部,而《浮士德》《華倫斯坦》等文學作品類的譯作,也并非以情節敘事為主,而是著重于作品人物的思惟內在和精力闡釋,具有實際探討的偏向。可見,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在重版譯作篇目標選擇時較多集中在與社會實際類型有關的作品。

2.譯作原作者的國別和說話種別重要集中于德國作者和德語作品

郭沫若翻譯并公然出書的29部譯作,重要觸及德國、法國、美國、japan(日本)、印度、英國、愛爾蘭和波斯等9個國度以及德語、英語、俄語、日語等四種說話98位作者的作品。而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重版的11部譯作,重要是德國和德語范疇內作者的作品。在11部重版譯作中《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浮士德》《政治經濟學批評》《華倫斯坦》《德意志認識形狀》《赫曼與竇綠苔》《藝術的真正的》《美術考古一世紀》等是純潔德語語系中的譯作,《沫若譯詩集》雖為多語種譯詩的合集,但此中的《德國詩選》倒是該譯作最重要的內在的事務,《社會組織與社會反動》雖是japan(日本)河上肇所著,但著作內在的事務所觸及有關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道理的內在的事務,從文明語種的根源劃分來講也是屬于德語范疇。不言而喻,德語文明系統作家的譯作成為新中國郭沫若譯作重版的重要內在的事務,這在很年夜水平上彰顯了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文明選擇性。

綜上,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重版譯作所表示出的集中性、典範性和體系性特征充足闡明了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后對其重版譯作是顛末特別選擇的成果,具有明白的目標性和實際針對性。那么,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持續重版譯作畢竟意欲作甚呢?

二、重構新中國文明次序的摸索與測驗考試

郭沫若停止域外經典著作的譯介運動,有著或明或隱的緣由和初志。此中,最直接、最顯性的緣由就如郭沫若本身常常在自傳或其他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因“生涯非常窘促,上海的一家信店托人向我交涉,要我翻譯這部書,我重要的為要處理生涯,也就承諾了”[3]。郭沫若應用譯介國外著作取得版稅,以便贍養一家長幼,這種經濟方面的緣由促使他不得不停止翻譯的情形本文不再冗敘。除此之外,更深條理的緣由是郭沫若希冀借助域外經典作品的譯介來完成自我文明心思的轉型和常識系統的建構。

自“五四”新文明活動開端以來,工具方文明就好像兩條彩帶環繞糾纏在中公民族精力轉型和成長之中,分歧汗青時代的文明先賢們自動吸納東方進步前輩的價值理念,構建和充分本身的實際系統和學術系統。而翻譯東方經典名著,宣傳域外進步前輩精力理念,以此教化國人,完成中華平易近族精力的古代化轉型,則是此中重要的道路之一。深諳其道的郭沫若也異樣延續著雷同的文明途徑,將翻譯運動作為自我文明建構的動身點。

假如說上述直接和直接方面緣由的結論,合適于闡釋新文明活動至新中國成立前郭沫若從事翻譯與出書運動的話,那么,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重版11部譯文又意欲作甚呢?斟酌到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對本身在平易近國時代的著作作品停止了周全收拾,并于1958年至1963年結集出書了17卷本的《沫若文集》,而絕對《沫若文集》的出書而言,郭沫若對本身所翻譯的作品并沒有停止體系收拾重版,而是具有明白的選擇性,也就構成了重版譯作選題的題目。由於“選題的能否嚴厲當真,取決于目標的能否明白高貴;也只要嚴厲當真了,選題方能當令適當,從而使本身的譯作發生宏大的社會影響力”[4]。他把選題重點放在了以歌德、席勒為代表的近古代德國文明和文學經典譯作的重版上。

早在郭沫若停止譯介運動之初,他就特殊重視對德國文學和文明的宣揚和研討。在與田漢、宗白華會商歌德作品翻譯時,他就提出要“多于糾集些同道來,組織個‘哥德研討會’,先把他一切的一切名著杰作,和關于他的名家研討,和盤翻譯先容出來,做一個有體系的研討”[5],直到“過一兩年的功夫,會把所有的的哥德,移植到我們中國來”。[6]自譯介《茵夢湖》后,郭沫若先后翻譯了以《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浮士德》等為代表的42首詩歌、3部小說、2部戲劇和8部實際作品等德語著作,觸及12位德國作家和55篇作品。浩繁德語譯作的出書,無論對通俗文明喜好者仍是對中國社會政治走向都發生了深遠影響。

我愛看哀感悲壯的小說……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成了我最愛的讀物。[7]

1940年至1942年間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講解“名著選讀”時,在講到歌德的《浮士德》的時辰,講稿中所用的引文即是出自郭沫若翻譯的《浮士德》第一部。[8]

從上述兩個資料可以看出,郭沫若所翻譯的德文作品對古代中公民眾不雅念的轉型和反動理念的強化,的簡直確起到了很是主要的推進感化。可以絕不夸張地說:“德國文學在中國之能傳佈和發生影響,郭沫若可以講都功不成沒,功莫年夜焉!”[9]在新文明活動時代郭沫若應用對以德國文學為代表的東方進步前輩文明理念的譯介,在很年夜水平上助推了特定汗青時代中華平易近族傳統文明精力的重構。新中國成立初期,當社會見臨與“五四”新文明活動時代較為類似的文明語境和時期命題時,郭沫若天然而然地又將發蒙的視野定格在了19世紀世界文學主要代表的德國文學,恰是在此意圖的驅動下,他便體系性地將本身已經譯介的所有的德國文學譯作重版刊行,這也是為了更好地緊扣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易近族精力走向的汗青生命題。

在汗青和文明成長的經過歷程中,傑出而公道的次序之所以可以或許起到保持社會成長的主要感化,重要是由於它供給了大眾可供遵守的法例,是以“在重建或恢復次序時,起首碰到的是,次序的公道性,也就是次序再次獲得配合遵守的根據是什么”[10]。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在重建文明次序時起首要斟酌的必定是樹立在何種根據之上的題目。中華國民共和國事在馬克思主義實際領導下樹立起的社會主義國度,其文明次序恢復和建構必定要以馬克思主義實際的基礎準繩作為領導思惟。

《社會組織與社會反動》《政治經濟學批評》《藝術的真正的》以及《德意志認識形狀》等4部譯作,是郭沫若在20世紀二三十年月集中翻譯的有關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郭沫若分門別類地將馬克思、恩格斯有關社會反動實際、經濟實際以及文藝實際等方面的學說和思惟先容到國際,經由過程翻譯上述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原著,郭沫若不只借此構建和完美了自我的唯物史不雅,成為本身學術研討、文藝創作的強盛思惟兵器,並且也為中國無產階層反動供給了豐盛的實際支持。新中國成立后,面臨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式和嚴重動蕩的國際情勢,中國急切需求進一個步驟加大力度馬克思主義實際的宣揚,借此強化大眾的無產階層斗爭認識,構建配合遵守的思惟根據。郭沫若翻譯的《社會組織與社會反動》《政治經濟學批評》等4部主要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便瓜熟蒂落地成為重版譯作的首選,也天然而然地擔當起社會文明次序重構的嚴重義務。

“社會劇變與思惟劇變,必需……為其尋覓更深入的人道根據和汗青根據”[11]。既然是作為發蒙平易近族精力的主要道路,郭沫若對新中國成立后德語經典譯文重版明白凸起了11部德語譯文的教化和發蒙效能,以此作為從頭梳理并構建因持久社會變更所形成的中公民族文明次序凌亂局勢的根據。

《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浮士德》和《華倫斯坦》舞蹈教室等作品,都是德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它們對于德公民族思惟的轉型與束縛,對于德公民眾的精力引領和改革都起到了特出史冊的感化。對于這般經典的世界名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這一特別汗青節點的重版,郭沫若在譯介《華倫斯坦》后明白指出:“席勒是和歌德齊名的巨大作家,他的劇作采取的是莎士比亞道路。這部‘華倫斯坦’,他在寫作時更努力抑制了本身的客觀情感,想對的地反應出汗青成長的真正的。歌德對于這部作品曾表現過如許的看法:席勒的‘華倫斯坦’是這般巨大,在本身的作品中沒有什么可以和它比擬。歌德的話或許是出于忍讓的心境吧,但這部作品簡直是值得我們玩味和進修的。”[12]

在這種心態下,即使是郭沫若翻譯如《浮士德》如許具有哲先生命內在的世界名著,異樣也是弱化了它本有的哲學內在,而強化了它的實際教導功用的感化。郭沫若講道:“可以如許說:浮士德博士是不知知足的特性成長請求的抽像化。比及他覺得有驕傲的情感便瞎了眼睛,不久就成為了惡魔的俘虜。這是具有教導意義的,固然所處置的汗青階段分歧。”[13]對講座場地于《浮士德》在人類成長史上所起主要感化的事例,郭沫若也是拔取了“列寧被流竄到西伯利亞的時辰,在他所攜帶的不會太多的冊本中就有一部‘浮士德’。這可包管了這部作品的性命”[14],如許一個有關性命崇奉方面的例證加倍闡明了郭沫若重版《浮士德》教化功用的實際目標性。郭沫若也希冀借助于《浮士德》等外涵豐盛的世界名著的重版,尋覓并明白新中國成立后社會文明次序重建的人道和汗青的依托。

傑出規范的次序是中國傳統文明的基礎和特色,也是中華平易近族傳統文明成熟的主要標識。自殷商以來,中國文明便以嚴整的次序性維系它的延續和成長。從文明自我更換新的資料和永續成長的角度來講,“一個國度、一個平易近族的社會提高和文明成長,終極的決議性原因在于其外部。這是我國在周全完成古代化過程中停止文明變更的一個最基礎安身點和動身點”[15]。新中國成立具有主要的汗青意義,這個意義并不只僅只是完成了近百年來中華平易近族自力與大眾束縛的幻想與期盼,更主要的是對顛末轉型期浸禮后中國文明次序的重構、定型與延展。公道的文明次序對常識分子價值不雅念的轉型和平易近族精力的重構都具有決議性的影響。郭沫若恰是借助于德語系列譯作的重版,測驗考試性地停止新汗青時代平易近族文明次序的梳理與重構。

三、中國文明傳統的強化與延留

新中國的成立意味著新型政治體系體例國度的樹立,可是新中國文明體系體例的構建仍然任重道遠。特殊是新中國政治體系體例下的文明次序重構與塑造,更是火燒眉毛的汗青命題。“一個動蕩的時期,經常使人們對既定的價值產生迷惑,不時變更的次序,則往往使人們對固有的構造發生疑問。”[16]鴉片戰鬥以后,中國社會一向處于劇烈動蕩之中,文明次序也必定不時處于變更之中。假如說在戰時一切事物的成長都應辦事于平易近族自力和救亡圖存的時期主題是理應這般的實際,那么,嚴重的戰鬥局面所形成的救亡壓抑了發蒙思惟史的走向便情有可原。新中國成立后,傍邊國再次面對平易近族精力重構的發蒙性時期命題時,需求新的文明次序為之保駕護航,浩繁常識分子便經由過程分歧道路恢復文明成長本有的面孔、保持文明正常延續的頭緒和成長的態勢。郭沫若即是此中最重要的代表瑜伽教室人物,而其譯作的重版是他采取的主要舉動之一。

跨越多個主要汗青時代的郭沫若,他的作品也不竭地重版刊行。在屢次重版中,郭沫若依據實際需求對譯作停止響應的修正,非論是字詞的更換新的資料,仍是句式的改變,每次作品修正背后都留下了可供闡釋的空間。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譯作的重版并不是簡略地把平易近國時代的版本翻印一遍,而是同他本身創作的作品一樣,不竭地停止修正。郭沫若在《浮士德》重版時曾明白表現:“‘浮士德’將由國民文學出書社改版重印,我趁這個機遇把譯文所有的揣摩了一遍。有些處所查對過原文,矯正了過錯。”[17]與創作修正比擬,譯作修正既有雷同之處,也有分歧之地。譯作修正不只僅只是對字句的潤飾、表達的修訂等,此中還斟酌到諸如原文的藍本、轉譯的譯本以及輸出國度說話的特色等諸多方面。哪些需求修正,哪些應當保存,是譯文重版時譯者應留意的題目。跟著時光的推移,修正和保存的尺度也會不竭產生變更,從變更的尺度中便能清楚地猜測出郭沫若躲而不顯的心思特征。

僅以《浮士德•獻詩》為例,我們可以將1928年發明社出書部的譯文與1955年國民文學出書社的譯文停止對比瀏覽,從中發明后者作了很多修正。兩個譯文詳細對比如下:

獻詩

浮冷靜的幻影呀,你們又來親近,

已經浮現在我蒙眬眼中的幻影。

在這回,我敢不是要將你們把定?

我的心境還偏向在那樣的黑甜鄉?

你們強迫著我的胸心呀,你們請!

盡可昇出云霧里在我四周高漲;獻詩

浮冷靜的幻影喲,你們又來親近,

你們呀曾此刻我蒙眬眼中的幻影。

在這回,我敢不是要將你們把定?

我的心境還偏向在那樣的黑甜鄉?

你們強迫著我的胸心,你們請!

盡可云里霧里地在我四周高漲;

我的心旌感到著芳華般地搖震,

圍繞你們的靈風搖震我的心旌。

你們攜帶著那歡喜時分的寫生,

和很多親愛的形像呵一并到臨:

同來的初度的愛情,初交的友誼,

似乎半分忘了的古話普通模棱;

苦痛更換新的資料,又來反復著訴說衷情,

訴說生活中走錯了的岔路迷津,

仁慈的人們已從我的面前消盡,

他們是被榮幸詐騙了,令我傷神。

對他們我唱出過第一部的人們,

再也聽不到我這后半部的歌詠;

友好情深的聚首,現在久已離分,

消散了的呀,啊!是那昔時的共識。

我的哀情唱給那未知的人群聽,

他們的贊嘆之聲適足使我疼愛,

往日里,曾傾聽過我歌詞的友人

縱使還在,已團圓活著界的中間。

對那安靜威嚴的靈境,早已忘情,

一種欽慕的至誠又來系人牢牢;

我幽渺的歌詞一聲聲搖曳不定,

似乎是愛渥魯司下流出的哀吟,

我戰慄難任,眼淚在連連地涌迸,

感到著柔和了呵,這硬化的寸衷;

我面前一切的,已自遠遠地隱遁,

那久已消失的,要為我浮現本相。[18]

獻詩

浮冷靜的幻影呦,你們又來親近,

你們呀曾此刻我蒙眬眼中的幻影。

在這回,我敢不是要將你們把定?

我的心境還偏向在那樣的黑甜鄉?

你們強迫著我的胸心,你們請!

盡可云里霧里地在我四周高漲;

我的心旌感到著芳華般地搖震,

圍繞著你們的靈風搖震我的心旌。

你們攜帶著歡愉時分的寫生,

和些親愛的肖像,一并到臨;

同來的初度的愛情,初交的友誼,

似乎是半分忘了般的古話模棱;

苦痛更換新的資料,又來把人提示——

又提示生活中走錯了的歧途迷津,

仁慈的人們已從我的面前消盡,

他們是被榮幸詐騙,令我傷神。

聽過我前部的魂靈,

聽不到我后部的歌詠;

往日的歡會,久已離分,

消散了的呀,啊!是昔時的共識。

我的歌詞唱給那未知的人群傾聽,

他們的贊聲適足使我疼愛,

愛聽過我歌詞的友人

縱使還在,已團圓活著界的中間。

安靜威嚴的靈境早已忘情,

一種欽慕的至誠系人牢牢,

我幽渺的歌詞一聲聲搖曳不定,

似乎是愛渥魯司琴弦下流出的哀吟,

我戰慄難任,眼淚連連涌迸:

我覺著和而嫩了呀,硬化了的寸衷;

我今朝一切的,已自遠遠隱遁,

那久已消散的,又來為我現形。[19]

《獻詩》共32行,至多有23行作了修正,約占全文的72%擺佈。修正的內在的事務中既有相似于將“歡愉”改為“歡喜”等個體字詞的修正,也有如“你們呀曾此刻我蒙眬眼中的幻影”改為“已經浮現在我蒙眬眼中的幻影”的整句式的重譯,還有如“呀”“啊”等語氣詞的增加。不到450字的《獻詩》就有這般之多的修正,那么全書修正之多不問可知。

翻譯經過歷程中的修正觸及到詩詞的選擇和矯正,可以說,“詩詞的選擇不只表現了作家的常識積聚,也表現了作家的審美偏向”。[20]當然,文學創作者翻譯域外作品的方式和作風,與專門研究翻譯者有所分歧。專門研究翻譯者更重視的是若何在忠誠原文的基本上做到說話表達的“信達雅”,而作為文學創作者的翻譯家則更重視譯文全體意蘊和思惟內在的外鄉化轉換。郭沫若的翻譯作風便屬后者。其譯文中過多中國化的原因曾成為良多批駁者的追蹤關心點:好比有學者提出:“郭譯《浮士德》一個觸目顯眼的弊病,就是在有的處所損壞了原著的平易近族顏色,行文中呈現了很多中國味兒特濃的詞語,諸如‘戲班’、‘嫦娥’、‘周郎’、‘胡琴’、‘做么歌’、‘紫禁城’、‘戶部尚書’、‘漫無止境’、‘人之初,性本善’、‘不論三七二十一’、‘罵了婢女,丑了姑娘’之類,甚至還夾帶了不少他白叟家家鄉的土特產,諸如‘江畔李子’(指四川江安縣產的李子)、‘封都皇帝’(揩閻王,四川豐都縣被平易近間視為黃泉),什么‘燕老鼠’、‘襤龍’、‘陰梭’、‘作鼓振金’等等。”[21]

對于學界的批駁,即使是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后《浮士德》重版時作了年夜的修正,其譯文中被專門研究翻譯者所批駁的中國化陳跡也沒有矯正,他甚至還把以前不是中國化表述的文句都同一應用漢語。如在1928年版的《浮士德》中“那真是一個純粹的女孩”一句在1955年版中就改為“那真是一個純粹的嫦娥”。依照翻譯尺度來看,此句中“女孩”加倍接近于原文原意,“嫦娥”僅僅只是漢語中特定的稱號,把如許一個漢語特定的稱號用于《浮士德》如許的作品中顯得不三不四,但這僅僅只是翻譯尺度的題目。假如從郭沫若從事翻譯的起始來看,他并不完整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譯家,他以文明輸出辦事為目標的翻譯思惟強于以說話轉譯為尺度的翻譯請求。特殊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在面對文明下移的實際情況和民眾文明普及的汗青請求時,對以往譯文的說話和文句停止平易近族化的更換新的資料和強化是在道理之中了。平易近族文明的“回復是要在汗青、實際與將來之間樹立一種聯絡接觸”[22]。郭沫若恰是借助于譯作重版的契機,在詞語句式的表述上搭建起中國傳統文明與世界文明對等互譯的橋梁,以此來尋覓平易近族文明回復的對的道路。

郭沫若譯作重版時哪些字句和譯法有了轉變,我們經由過程校勘可以清楚地知曉,這是顯性的修正。實在,郭沫若譯作重版時還有隱性的修訂,那就是為了借助于譯作重版來更換新的資料新中公民眾的精力世界、加快建構具有古代性大眾不雅念的需乞降目標而停止修正。郭沫若甚至不吝一改翻譯的初志和情境,以便凸顯借助譯作重版停止文明教化的實際目標。《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的重版就是此中最典範的例證。20世紀20年月郭沫若的《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譯介后,在社會上掀起了耐久的“維特熱”,甚至呈現了寬大青年模擬維特為了戀愛而他殺的景象。郭沫若可以或許將維特抽像譯介得這般繪聲繪色,與他那時的心思感情有密不成分的聯繫關係。“平易近國五六年的時辰恰是我最徘徊不定並且最風險的時辰。有時辰想往他殺,有時辰又想往當僧人。天天只把莊子和王陽明和新舊約全書當做日課誦讀,朝晨和早晨又要默坐。我時常問我本身:仍是確定我一切的天性來固執這個世界呢?仍是否認我一切的天性往尋求阿誰世界?”[23]恰是與自我心情的融會,才促使郭沫若“廢了不少血汗”譯介完成《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也剛好與他翻譯思惟中“共識說”和“生涯體驗論”的相干闡釋彼此印證。即使是到了1942年重印《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時,郭沫若還在反復誇大:“人人間,比芳華再可可貴的工具其實沒有,但是芳華也最不難消失。最可可貴的工具卻不甚為人所愛護,最易消失的工具卻在增進它的消失。”[24]很是顯明,此時郭沫若仍是在凸起維特臨危不懼的個別抗爭精力,以及 為了戀愛就義自我的唯情主義。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借助重版《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的機會,對“維特熱”停止了反思,他對芳華維特的熟悉有了疾如旋踵的變更。

受了沉醉的青年男女每因婚姻不不受拘束即以他殺表現抗議。一時構成了所謂“維特熱”,學維特以手槍他殺者,甚至于多仿效維特逝世時的服裝。

他殺不消說并不是獨一的對古道德的抗議方法。采取這一種方法,作為小說或許不難掀動聽,但在現實上卻是脆弱者的行動。歌德自己就是沒有采取這種行動的。無為的男人為什么必定要成為愛情的俘虜呢?[25]

很顯然,郭沫若此時對維特的小我他殺行動惹起社會次序的無序化和凌亂化的后果停止了深入的批評。

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對重版譯文作品停止了分歧水平的修正,但也堅持了晚期譯本的年夜致風采。在新中國文明次序穩固的基本上,郭沫若經由過程對重版譯作字詞地區顏色的強化,以譯作主題多元化闡釋的方法、修正與延留間的選擇,凸顯了郭沫若進一個步驟強化平易近族化汗青命題的文明自發認識。

四、新質文明心思的選擇與定型

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對譯作所作的轉變,無論是字詞的調換仍是立意的更迭,此中的緣由,除了跟著時光的推移、說話本身變更請求不得不停止轉變外,應當還與他自己的文明心思變更有著親密聯繫關係。但假如僅僅只是用文明心思一詞來歸納綜合,顯然還過于微觀和籠統。詳細來講,我們還可以經由過程新中國初期郭沫若譯作出書社變更的情形來追求此中藏匿不顯的文明選擇。

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譯作出書機構由上海轉向北京,概況看起來這是一件正常不外的工作,但假如將郭沫若在新中國初期譯作重版的情形停止體系性考核就會發明,此中觸及到的盡不只僅是簡略的譯作由哪家出書機構出書的題目,而是牽涉到譯作者文明心思的變遷、文明不雅念的重組以及文明系統的重構等諸多深條理的題目,這更應當值得我們追蹤關心和探討。假如再細致化摸索,還會觸及平易近國出書體系轉向新中國出書體系的深層題目。

新中國成立初期,郭沫若翻譯的11部德語系列譯作集中重版,假如僅就出書機構來體系周全地考核這些譯作,可以發明如下幾個方面的題目:一是與平易近國時代郭沫若譯作由多家信局競相出書分歧,新中國初期他的重版譯作無一破例地選擇了上海的出書社。此中上海新文藝出書社及其前身上海群益出書社是新中國成立后至1955年郭沫若德語系列譯作重版最重要的出書機構,重版11部德語譯作中的8部都是起首由這家出書社出書,約占比例為73%;二是1955年后,郭沫若重版譯作的出書社產生了嚴重變更,11部德語譯作的6部又一次重版,而這6部重版譯作則所有的轉為北京的國民文學出書社出書;三是即使是1955年國民文學出書社重版了6部郭沫若譯作,那么,剩余5部曾經由上海新文藝出書社和上海商務印書館重版過的譯作就沒有重版,國民文學出書社和上海新文藝出書社的出書運動呈現了彼此不兼容的情形。

解答上述疑問,必需起首要闡釋明白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文明成分的改變。在“五四”新文明活動時代,郭沫若登上中國新文明活動的舞臺直至登上新中國政治舞臺。30多年來,郭沫若既有過以浪漫主義作風抒寫出《女神》的時期豪情,也有過以政黨黨員成分奮爭于烽火之中的斗爭實績,還有過以政治流亡者成分藏匿于異國異鄉的壯美悲情,更有過以提高平易近主人士成分呼吁戰爭平易近主的扶植熱忱,從而更有了以無黨派引導者的成分登上天安門、見證共和國建國年夜典。總之,新中國成立之時郭沫若的成分是復雜的,感情是多樣的。

郭沫若固然經過的事況豐盛,成分多重,但他重要是以“反動步隊中人”“新文明活動的主將”和“帶著大師一道進步的向導”[26]成分進進新中國汗青舞臺中心的史實卻無須置疑。這種成分既分歧于丁玲、趙樹理等來自束縛區的常識分子,他們以本身的創作熱忱歌唱了新興政權,具有光鮮而果斷的政治態度;也分歧于錢鐘書等來自國統區的常識分子,他們用文學創作復原時期變更的汗青趨向;更分歧于周作人等失守區的作家,他們多以小我感情的描述,抒發“世界末日”到來前的消極情感。1937年,郭沫若回國后,便投身抗日同一陣線的任務之中,持久在公民黨政治部第三廳從事抗敵宣揚任務。后來他又機密達到噴鼻港,引導在港的平易近主常識分子,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好政治上、思惟上和職員上的充足預備。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召開的新政協會議上,他又以無黨派平易近主人士擔任人的成分呈現在新中國的政治舞臺上。

多重復雜的文明成分和社會腳色,決議了郭沫若不成能像丁玲或沈從文等盡年夜大都常識分子那樣以一種較為單一的心思形式投身新中國成立后的文明改革和心思重構中。郭沫若的選擇必定是多元復合的,是站在新的汗青時代文明次序重建的高度來停止的。

譯作的重版,無疑是郭沫若本身文明重構以及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易近族回復等多元平面理念鏈條上很是主要的一環。新中國成立之初,郭沫若選擇由上海新文藝出書社重版譯作,重要是出于將譯作的重版作為自我文明完美的主要構成部門來斟酌的。但跟著郭沫若文明引導成分的明白,小我文明行動不自發地上升到所有人全體理念的高度,作為出生于平易近國時代純潔貿易出書機構的上海新文藝出書社,天然無法承當這種汗青任務的重負。而國民文學出書社成立之初,便由馮雪峰任社長,是附屬于文明部的機構,馮雪峰亦是中國共產黨文明陣線上主要的代表人物。這些都闡明了國民文學出書社盡不是一個通俗的出書機構,而是肩負著緊緊掌握新中國文明宣揚標的目的的主要汗青任務。

特殊是在1955年公佈的《中心宣揚部改良文學與美術出書任務會議紀要》,明白規則:“為了使優良作品能向全國推行,并給作者以激勵,凡在處所出書社出書的特殊優良的文學或美術作品,均可由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某人平易近美術出書社提拔,征得原出書社批准后出書。”[27]是以,將本身的作品由貿易出書機構轉移到為國度認識形狀和政治體系體例代言的出書機構,是郭沫若依據汗青情境所作出的必定選擇。

國民文學出書社成立于1951年3月,而郭沫若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重版譯作《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是由上海新文藝出書社1951年10月出書,1955年又由國民文學出書社的出書第11版。這闡明至多有近4年的時光,郭沫若重版譯作是沒有與國民文學出書社產生任何干聯的。這此中既有客不雅的必定請求,也有客觀的意愿選擇。而到了“1955年,依照文明部關于繁華創作、深刻工農的唆使精力,國民文學出書社誇大以下領導思惟:多出反應在我國社會主義扶植和社會主義改革經過歷程中的休息國民的斗爭和生涯的作品及反應軍隊兵士生涯和斗爭的作品;多出書以社會主義精力教導國民的蘇聯作品;多出有關國際戰爭活動和共同我國的國際斗爭的政治義務的作品;發揚平易近族文學的優良傳統,批評地接收列國的優良的文學遺產,為成長我國社會主義實際主義文學發明前提;努力挖掘馬克思主義的重生氣力,擴展文藝的新的戰斗步隊。”[28]作為黨和國度文明任務的引導者,郭沫若必定義無反顧地支撐國民文學出書社的出書任務。故此,在上述領導思惟發布不久,他將《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等6部德語譯作交付國民文學出書社重版。

客不雅緣由還僅僅只是一個誘因。從更深條理下去講,1955年重版譯作出書社的變革預示著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后文明認識最基礎性演變的終極完成。

浪漫主義一向是流淌于郭沫若血脈中揮之不往的創作思想形式。郭沫若為新中國的成立支出了艱苦的盡力,甚至用拋頭顱灑熱血來描述也不為過。在郭沫若心坎中,重生的國民政權和社會主義國度的成立,是對自我血與火的性命浸禮,甚至是“鳳凰涅槃”般更生的主要標識,并由此取得自我新的性命之源和動力之基。浪漫主義是個廣泛的概念,自從它作為一種文學思潮被引進新文明活動舞臺并被普遍應用后,郭沫若便成為古代中國浪漫主義的代言人。在郭沫若平生之中,無論是文學創作仍是人事行動都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情愫,可是細究起來,他各個時代浪漫主義的表示方法卻不盡雷同。僅就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浪漫主義而言,顯明表示出好漢主義的敘事作風。好漢主義的精力建構和抒懷方略,既合適新中國成立之初主流的文藝思潮,也契合于郭沫若本有的浪漫之根。在文學創作方面,假如說以《新華頌》《百花齊放》為代表的一批古詩,是以頌揚和歌頌的形式,充足抒收回郭沫若對新的國度建制后難以克制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他更生后豪放的好漢主義氣勢,以及對新中國成立的心思認同的話,那么,以《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浮士德》等為代表的德語譯作的再次修訂出書,也從另一維度反應出郭沫若對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全新懂得和闡釋。這種好漢主義的心思形式,既是新中國成立前郭沫若舊有奮爭抗敵求索情感的延續,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傾情高歌重生情愫的天生。恰是在此種文明心思瓜代轉換的經過歷程中,郭沫若將8部譯作持續由上海新文藝出書社和上海商務印書館出書,浮現出他不自發間舊無情感的延續性,1951年至1955間譯作的不竭重版也剛好闡明郭沫若特有文明心思居于緩沖期。

跟著新中國初期德語系列譯作的陸續重版,郭沫若也補全了他周全建構新中國文明次序和平易近族文明回復全體布局中不成或缺的一塊拼圖,這既是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在文明心思上的主動選擇、也是其自動求變的成果。

注釋:

[1]《華倫斯太》是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前翻譯的稱號,《華倫斯坦》是新中國成立后此書重版時的稱號。

[2]蔡震:《郭沫若著譯作品版本研討》,北京:西方出書社,2015年,第55頁。

[3] 郭沫若:《序〈戰鬥與戰爭〉》,《郭沫若集外序跋集》,成都:四川國民出書社,1983年,第343頁。

[4]楊武能:《篳路藍縷 功不成沒——郭沫若與德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和接收》,《郭沫若學刊》2000年第1期。

[5]田漢、宗白華、郭沫若:《三葉集》,《郭沫若選集•文學編》(第15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90年,第68頁。

[6]田漢、宗白華、郭沫若:《三葉集》,《郭沫若選集•文學編》(第15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90年,第69頁。

[7]閻純德:《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討》,北京:北京說話文明年夜學出書社,2000年,第173頁。

[8]傅勇林等:《郭沫若翻譯研討》,成都:四川文藝出書社,2009年,第137-138頁。

[9]楊武能:《篳路藍縷 功不成沒——郭沫若與德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和接收》,《郭沫若學刊》2000年第1期。

[10]葛兆光:《中國思惟史》(第1卷),上海:復旦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第146頁。

[11]葛兆光:《中國思惟史》(第1卷),上海:復旦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第146頁。

[12]郭沫若:《〈華倫斯坦〉改版書后》,[德]席勒:《華倫斯坦》,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55年,第477頁。

[13]郭沫若:《〈浮士德〉重印短序》,[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55年,第1頁。

[14]郭沫若:《〈浮士德〉重印短序》,[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55年,第1頁。

[15]陳夫龍:《俠文明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新文學作家》,北京:國民出書社,2019年,第293頁。

[16]葛兆光:《中國思惟史》(第1卷),上海:復旦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第78頁。

[17]郭沫若:《〈浮士德〉重印短序》,[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55年,第1頁。

[18][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瑜伽教室55年,第1頁。

[19][德]歌德:《浮士德》,郭沫若譯,上海:發明社出書部,1928年,第1頁。

[20]顏水生:《史詩時期的抒懷話語——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的詩詞、歌曲與景致》,《文學評論》2020年第4期。

[21]楊武能:《篳路藍縷 功不成沒——郭沫若與德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和接收》,《郭沫若學刊》2000年第1期。

[22]蔡震:《郭沫若平易近族回復思惟構成的文明佈景》,《貴州師范年夜學學報(社會迷信版)》2018年第2期。

[23]郭沫若:《太戈爾來華的我見(感觸)》,《發明周報》1923年第二十三號。

[24]郭沫若:《〈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重印感言》,[德]歌德:《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郭沫若譯,重慶:群益出書社,1942年,第1頁。

[25]郭沫若:《〈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短序》,[德]歌德:《少年維特之煩心傷腦》,郭沫若譯,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1955年,第3頁。

[26]周恩來:《我要說的話》,《新華日報》1941年11月16日。

[27]中國出書迷信研討所、中心檔案館編:《中華國民共和國出書史料》(第6卷),北京:中國冊本出書社,1999年,第203頁。

[28]胡友峰、鄭曉峰:《國民文學出書社與白色經典的天生》,《蘭州學刊》2016年第12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